山东民生网:首页 > 新闻 > 地方联播

北京西城11党政机关停车场周末开放

时间:2011-08-10 14:49:0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明浩

 
  北京西城11个党政机关停车场非工作日开放、东城26条胡同开展规范停车单行单停试点……为解决停车问题,城六区采取新、改、扩建停车场等措施增加停车位,并多方协调实施错时停车解决小区居民停车难。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停车价格调整4个月来,路内、路外停车场每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数分别降低了12%和19%,监测路段小客车进入中心城流量下降12%,停车管理成效初显。

  今年,西城已建成、在施、准备建设的停车场项目共18个,预计建成车位5477个。截至6月中旬,已建成停车场7个,新增停车泊位687个,在施停车场5个,计划车位736个,近期准备开工建设的停车场6个,全部为立体停车楼或停车库,预计增加车位4054个。

  西城还鼓励医院、文化体育场所、商业配套停车场等单位和相邻的居住区进行错时停车,如北大医院60辆职工车白天放在华裕园居住小区内,将医院内的停车位全部预留给就医人员,夜间医院部分车位向周边小区居民开放。

  新街口西里一区、二区和东新开胡同甲31号院,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危改回迁楼,停车规划配套指标严重不足。西城区协调万丰珠宝城、万特商城、星街坊购物中心、新华百货商场4家单位,将商业配套的停车设施的784个车位对周边居民开放,不仅解决了新街口地区居民停车难题,还使积水潭医院停车难的现象得到缓解。

  目前,西城区协调了11个党政机关大院停车场非工作日对周边居民开放,如市政府槐柏树街大院停车场及其南侧办公区停车场,非工作日都对周边居民开放。


  协调2915个夜间错时停车位

  石景山协调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夜间对外开放,已有13家企业提供夜间对外开放停车泊位2915个。为缓解苹果园地铁交通拥堵停车难的现状,建设简易式公共停车场,停车场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可提供停车泊位300个。

  上半年新增6800个停车位

  利用项目待建用地在北京南站西北角设置地面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48个;在大红门地区利用闲置集体土地增设停车位600个。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右安门永乐居小区新增车位150个,东高地三角地第一社区新增车位111个。

  上半年共新增停车位6800个。同时,区政府要求新建设的人防工程一律禁止住人,全部优先用于建停车设施。

  利用闲置土地建5处停车场

  年初到现在,朝阳共审批路侧临时停车场103处,8601个车位,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停车场5处,2050个停车位。在CBD地区开展创建“整治停车秩序示范区”工作,即停车场无乱设、停车设施无破损、停车线外无乱停、停车线内无乱放。

  开展停车秩序示范街和望京、亚奥停车示范区整治。31个街道和8个地区办事处已上报示范街名称,望京地区停车示范区整治方案确定。

  26条胡同试点停车单行单停

  东城在26条胡同开展规范停车单行单停试点,已完成10条胡同整治。开展错时停车试点,已有巨库停车场等6处、686个车位实施错时停车。

  165中学地下停车场项目已经完成初步方案和基坑论证,正在对方案进一步深化。香饵胡同市政路地下停车场改造完成招标,左安门内大街绿地改造建设立体停车场设施项目完成方案设计。


  北京开放部分机关单位停车场

  市政府大院带头,下班后供附近居民使用
  为解决中心城居民“停车难”问题,北京积极盘活现有停车资源,市政府更是带头开放机关大院停车场,实行“错时停车”,目前城六区共有58处停车场、7750个停车位在单位下班后,可提供给附近居民使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交通拥堵。

  市区车位 供不应求

  “回来得晚些,兜几圈都找不到车位!”家住朝阳区小关社区的刘兰华,每天最犯愁的就是回家找地儿停车,几乎成了一块心病。小关社区45号院是个老旧小区,当初没有配备停车场,只能容纳80辆车,但院里却有140多辆车。一到晚上居民楼下空地、拐角处全都塞满了车,大家为抢车位常发生口角。如今,这种现象在北京的居民区并不鲜见。

  机动车保有量大量增加,老旧建筑缺乏配套停车位。由于成本高,规划的停车场建设速度慢等,都导致了当下北京居民“停车难”。以西城区为例,全区机动车已突破40万辆,达到41.2万辆,停车位缺口约18万个。

  居住区停车位供不应求,怎么办、如何解?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做好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开放的通知》,提出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开放”的工作思路和进度要求。市交通委、发改委、交管、城管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本市居住区周边停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居住区周边停车区域的划分原则、优惠收费标准停车位申办程序等,保障居民基本停车需求。

  错时停车 提高效率

  位于槐柏树街的市府办公区首次对外开放内部停车场,110个停车位方便周边居民晚间停车,停靠时间是工作日的18时30分到次日的7时30分,节假日可全天停靠,月收费150元。如果居民的车辆遇到次日限行、外出旅游等情况,可提前与大院管理方联系,以便为其安排一个可以停靠的车位。如此,既满足了周边居民的需要,也不影响机关正常工作。

  除辖区内的市政府办公区开放错时停车外,到目前,西城区已确定6家单位错时开放停车资源,区政府协调该区人大政协、广安会议中心等辖区内单位从17处停车场中,“挤”出了1746个车位错时开放。

  此外,朝阳区协调尚都国际中心等14处、1482个停车位,丰台区已确定国润大厦等5家单位967个停车位对周边居民错时开放;海淀区确定9处、解决错时车位约640个;石景山区协调神农庄园等13家企业共2915个停车位对外开放。

  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公布的错时车位,大多是在居民与单位员工之间实现的停车“接力”——白天车位仍然由各单位使用,到晚上则由周边居民停靠。

  盘活存量 扩充增量

  也有一些单位,车位宁愿空着也不对外。某单位一直以来都是封闭办公,负责人表示一旦车位开放,就意味着大量车辆和人员出入,安全隐患势必加大。停车管理成本也会提高,故不敢轻易试水。对此专家指出,在北京目前停车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应让有限的资源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物尽其用”。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为缓解居民“停车难”,下一步将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采取建设简易停车楼库、清理停车设施挪作他用、在小区周边道路和胡同施划停车位、继续鼓励附近单位内部停车场开放等措施。

  今年西城区计划建设停车场18个,新增车位5477个。区里鼓励单位对已建停车场改扩建,如一层的地面停车场改建成二层或三层的机械式停车场。同时,利用征而未建的市政代征道路用地建临时停车场。新车位建设过程中,满足停车靠“拼”和“挤”。“拼”主要指错时停车。“挤”的方式则更多,如临时用地被重新规划进行停车场建设。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认为,在完善前期行之有效的措施外,今后还将组织编制停车规划,并按差距化供给原则修订停车配建指标。同时,出台政策支持停车场建设,尤其鼓励社会资金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