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百姓 > 山东特产

广州力争3年后完成日焚烧1.5万吨垃圾目标

时间:2012-05-29 13:45:07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至2015年,焚烧发电处理能力达1.2万至1.5万吨/日规模没有变化,但要探索提高餐厨垃圾处理比例,2014年将垃圾分类打造成广州名片……广州市城管委《关于落实人大002号决议实施方案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28日进行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市城管委新闻发言人黄小晶发布了广州2015年突围“垃圾围城”的一揽子计划。

 
  增加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比例
 
  方案中提出“广州市至2015年要建六座资源热力电厂(焚烧项目),日处理规模达到1.5万吨”一项备受争议。近两周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主持召开垃圾处理座谈会问计专家、市民。记者注意到,昨日通过的《意见》对民意有所吸纳,特别在厨余垃圾处理比例方面。
 
  “广州市焚烧、填埋、生化处理相结合的垃圾处理路子到底三者比例多少科学正在研究,总之将尽可能增加垃圾生化处理比例,尤其是餐厨垃圾的处理。”黄小晶称,为应对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之后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是尽快依法引进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如北京、苏州、台湾管理模式及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等。二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城乡一体化要求,适当增加相关区县级市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施规模。三是建设一批餐厨垃圾处理生态循环示范项目。四是鼓励新建社区、学校、宾馆、医院、机关单位食堂安装餐厨垃圾处理简易设施,就地处理,源头减量。
 
  据介绍,在6月下旬召开全市动员大会之前,全市将尽快落实7个方面工作任务。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实现经费保障。三是建立责任体系。四是建设李坑项目样板工程。五是加快餐厨垃圾设施建设。六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七是筹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会议。
 
  把李坑样板建成全市循环经济示范园
 
  《意见》将广州市突围“垃圾围城”局面的时间定在了2015年。
 
  黄小晶称,2012年底前,全市动员落实“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分类口号和措施,并在有关区建立垃圾分类示范区;尽快完成第一资源热力电厂周边606户居民环保搬迁入住龙归城,确保第二分厂成功点火。第二步,基本实现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一条龙,体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效果;餐饮垃圾处理示范项目以及李坑项目样板工程初见成效,新增固体废弃物终端处理项目全部落地,部分紧急项目开工建设。2013年,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推动全市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改革、调整、完善分类收运体系;建成一批餐厨垃圾处理示范站场,完善有害垃圾收集、处理系统。2014年,建成垃圾循环利用经济园,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成效显著,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成为广州名片。2015年,垃圾分类细化,形成城市习俗和风格,达到生活垃圾生化综合处理能力不低于3000吨/日,焚烧发电处理能力达到1.2万-1.5万吨/日,达到或超过“十二五”规划要求,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黄小晶称,广州今年要推进李坑样板工程的建设,把李坑建设成全市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建成环保、教育的示范园,到2013年、2014年通过城市生活垃圾的改革,分类收集和处理,会使示范园建设得到更大程度的推进。
    ■举措
 
  成立公众咨询监督组
 
  广州市将在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下建立固体废弃物处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三个组,即综合策划组、设施建设组和分类清运组;二是设立固体废弃物处理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内设专家咨询技术指导组和公众咨询监督组;三是成立广州市城市环境工程研究院。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成员主要由市长问计会时与会的专家、市民、城市志愿者等组成,委任制,任期1年。
 
  新增经费超过7亿
 
  市城管委在正常年度经费预算外,新增的预算投入主要有两大块,第一块是全市推开垃圾分类工作所需新增经费。另一块是终端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的经费。据内部消息,新增经费超过7亿。对此,黄小晶并未只透露,资金将分3年划拨。
 
  各区督查情况上报市委
 
  将建立三项责任体系保障落实实施方案执行到位。一是进一步明确各牵头单位的责任落实。二是各区、县级市应分别承担在垃圾分类减量、维稳工作、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责任落实。三是市、区五套班子领导挂点督办,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机关和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市国有企业对口包街督导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各督查组主要就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开展督查评价,各督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从今年七月起,各督查组至少每月到各区督查1次,督查情况直接向市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