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人社医保 > 政策

经济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14-08-02  来源:山东民生网  作者:山东民生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学生就业变得愈发艰难,这不仅关乎于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走向,而且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经济结构指生产要素在行业、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或是在国民生产总量在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布。我们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入手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所有制结构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
 
  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各种所有制的外部关系。
 
  我国原有的所有制结构主要有: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随着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所有制形式日趋多样,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出现了混合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拥有国有和集体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这种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和规模。但据相关机构进行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却显示,有35.4%愿意去党政机关、18.9%选择去国有事业单位、17.8%选择去教学科研单位、13.6%选择去国有企业、15%选择外资企业,只有1.3%选择去私营企业。与之相反的是,民营企业占了愿意招聘大学生企业总量的46%,国家机关、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之占了22.3%。如此大的供需反差,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二、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间的转移引起的,经济发展会伴随着产业结构变化。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时,消费机构也会发生变化,这会引起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经济再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业结构将会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移动。那么,劳动力也会进行相应调整,出现“三、二、一”模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GDP为56884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多出12520亿元,增速快了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了46.1%。据统计,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增速方面,也是继2008年以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再次超过第二产业。而且第三产业的各行业就业弹性系数表现良好,大学毕业生应该更多地选择第三产业。相比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稳定性和增长性更强,同时,由于金融、信息等服务性行业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报酬丰厚对于大学生的行业吸引力更大,会直接导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应届大学生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总体人数和占就业人数和占就业总人数比例将不断提高。
 
  三、区域结构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具有显著特点:一是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流动不均衡,整体呈现大学生向东部流动集中、中西部分分散的特点;二是各个大的区域内部省区之间流动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向区域内的大城市、发达省份集中流动的趋势。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西部发展、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毕业生流入东部沿海地区的速度正在放缓,而进入西部以及东北的毕业生人数增长明显。我们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这种流向特征虽然过去为东部经济腾飞做出贡献,在改革开放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深入和结构升级这种流向的缺点也显现出来,如大学生流向的不均衡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且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障碍;同时,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不均衡制约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思路
 
  1、加快推进政策调整与体制创新,促进深度开放。
 
  未来需要进一步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改进投资促进方式,提高来自各个领域投资对经济的促进,积极引导资本向中西部基础设施流动,形成产业结构过层次多领域联动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的发展格局,着力提高利用资本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加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吸收度。
 
  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第一产业的投资,提高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和产业水平,吸引农业专业大学生就业;二是要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进一步梳理好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三是要加快进行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推动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从金融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方面加强制度完善,大力开拓第三产业发展的市场,吸引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
 
  3、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均衡大学生就业分布。
 
  大力扶持现在已经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中小型企业,从而带动社会就业总量的增加;其次,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建设,营造大学生去全国各地就业的良好环境,从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最后,继续加大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帮扶力度,扩大就业总量。
 
  4、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一是要加快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证体系的建立速度,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机制。二是创新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三是从根本上弥补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缺失,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口流动的制度保障。
 
  5、鼓励大学生创业,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创建创业园区,为进园创业的小企业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服务和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增强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创业稳定率,对符合条件的进园创业登记大学生给予补贴,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模式。对经失业登记的高校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