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教育体育 > 专题

暑期培训猫腻多 学生选择要谨慎

时间:2012-07-12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我们只上了两天的课,觉得很不满意,但培训班却不同意退钱。”7月9日上午,刘女士致电本报热线投诉。

 
    据刘女士介绍,自己正在上初三的儿子在参加了市内某培训班后,因对授课质量不满意,要求退班退费,但却遭到该培训机构的拒绝。经过多方耐心细致的调解,该培训机构最终同意将未上课程的课时费退还给了刘女士。
    暑假来临,针对学生的各种培训班日渐火爆起来,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暑期培训班,但有的在上过几天课程后不满意,想退班,却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培训机构的拒绝。记者随即咨询了我市某律师事务所的贾律师,针对此种情况为消费者维权。
 
    目前的假期培训班乱象丛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具备办学资格。很多培训机构都在打政策的擦边球,以公司的形式注册后就开展培训,而真正有资格的培训机构还需取得教育部门的资质证明。二是存在虚假宣传。多数培训机构宣称自己的教师都是来自名校的名师,当家长们提出质疑要求查看证明时,却又以违规为由不向消费者透露教师的任何信息。而实际情况是部分教师缺乏一线教学经验,有的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书。三是与家长或学生签订的合同有缺陷。大多数培训机构先提供试听,试听满意并签订合同,一旦课程开始后不满意就无法退班退费。而且,多数的合同还存在霸王条款,例如“本合同最终解释权归培训学校所有”等。
 
    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培训班时,一定要看准其有无培训资质再作选择。签订合同时,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明,以备日后维权时使用。有的培训班以夏令营的形式开展培训,家长们要就孩子的人身安全、培训目标和效果等与培训机构签订责任书,一旦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向相关教育部门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