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啦,上课啦……”9日上午,随着一阵悠扬的上课铃声响起,山东省蒙阴县桃墟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六班一堂别开生面的“信息化”课程开始了。
蒙阴县地处山东省沂蒙山区腹地,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在城市中较为常见的“信息化”课程,眼下也正在这个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山区乡村悄然普及,桃墟镇中心小学这堂课就是一个缩影。
“老师,和氏璧是什么样子?”当桃墟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六班语文老师刘红讲到“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时,学生类国华问道。刘红立刻熟练地用笔记本电脑从网上下载了和氏璧的照片,用投影仪将照片显示在讲台上方的电子白板上,教室中20余位小学生的目光立即被吸引过去。“这样上课我很喜欢,不仅能读到文字,还能听到声音、看到图片和动画,十分生动有趣。”下课之后,类国华对记者说。
“以前要是有学生问我‘和氏璧是什么样子’,我只能靠口头描述,可能说半天也比不上一分钟照片展示。”刘红老师说。
“要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有着20余年教学经验的桃墟镇中心小学校长刘乃昌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前些年教学手段落后所带来的尴尬:“那时,教学就是‘一支粉笔、一把教杆、一块小黑板’,手段落后单一。有次教《鸟的天堂》,有学生问我课文里面的大榕树是什么,我根本答不出来。因为北方没有大榕树,我自己没见过,学生更没见过。要是能有现在这么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哪还会有这种事?”
为改变这种落后局面,蒙阴县近年来大力开展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桃墟镇中心小学,记者看到,每间教室都配备了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管理还用上了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
蒙阴县教体局局长许方华告诉记者说,自2000年以来,蒙阴县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累计达5000余万元,共配备教师用机2814台,建成多媒体教室582个,并建设完成了内部校园网、电子教室、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等。“目前,全蒙阴县已经初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山区的教师和城里的教师一样,都用上了先进的信息化设施上课;山区的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都享受到了优质的教学资源。”许方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