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政务网站,上面除了上级视察和领导讲话,没别的内容,局长不讲话就长时间不更新!”
11月12日,临沂市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暨四德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动员会,市委书记张少军在会上如此直言。
据了解,临沂市共有74家政府和部门政务网站。记者采访发现,除临沂市政府网站内容更新比较及时,与网民互动也比较频繁外,“贴地气暖人心”的网站还是少数。多数政务网站发布的内容主要为领导讲话、领导活动、上级视察和各类会议,与市民生活、群众需求并不贴近。记者登录临沂市某局网站,在其首页工作动态一栏中,今年以来该部门共发布44条信息,其中关于会议的有14条,领导讲话和活动的有9条,上级及相关部门视察的有8条,这三项内容占比就达到了7成以上。
除了内容不贴近外,很多政务网站还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状况,形同“僵尸”。临沂市某办网站设置的8个板块,要么登录不进去,要么进去后没有任何信息,而该网站最近的一条信息还停留在7月5日。此外还有一些网站始终无法登录。
临沂大学信息学院王九如博士认为,政务网站作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窗口,服务功能的缺失,其实是为民服务意识的缺失。他说:“文字是冷冰冰的,而恰当的网言网语却可以暖人心。”
张少军表示,一些政府部门网站办得不贴近群众需求,也是“脸难看”的一种表现,必然导致“事难办”。他提醒领导干部和政府部门一定要克服“本领恐慌”,建好用好网络阵地,学会用“网言网语”与网民互动,提高为群众服务水平。
王九如博士认为,很多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有着惧网的心理,把网络看做是洪水猛兽,害怕说错话,引起麻烦。所以,他们往往抱着“宁肯不说话,也不要说错话”的态度,听任政务网站成为“僵尸”网站。
据了解,临沂市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手推动政务网站“变脸”工程,要求各级部门和领导干部克服“怕网”、“躲网”、“惧网”的心态,解决好“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么说”、“谁来说”的问题,要学会“网言网语”,做到与网民交流互动。
为此,临沂市将着力从便民服务、信息发布、政民互动等方面入手,增加政务网站的互动性和服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