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法治中国 > 专题

烟台市民网购热情不够

时间:2013-11-12  来源:山东民生网  作者:山东民生网

 yantai.jpg

  “双十一”,购物的狂欢

  随着网购狂欢季“双十一”的来临,烟台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车芹芹也开始盘算起了自己的购物计划。“趁着‘双十一’,我打算一次性把过冬的衣服都买了!”她告诉记者。

  不过,在网购狂欢的背后,车芹芹也有着自己的烦恼。“对于网购的商品,我一般都要求商家选择长期合作、可靠性高的快递公司,因为有些快递公司服务态度太差,还常常丢东西。”她说。

  “我买的衣服和鞋子,大部分商家都是在江浙沪一带,这次‘双十一’,估计七天以后才能到货,时间越长,对快递就越不放心。”车芹芹又说。

  而烟台当地快递员的话,也能佐证车芹芹的观点。“我这几天一天要送100件左右,大部分都是从浙江一带发过来的网购货。”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快递员刘志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公布的数据,目前烟台市民平均每月的网购支出占收入(没有收入的按平均月消费)的比重并不高,比重在5%以下的占27.9%;比重在5%—10%的占30.2%;比重在10%—20%的占20.9%;超过20%的也仅占到20.9%。

  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与过去一年相比,超过65%的烟台被调查者平均每月的网购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有10.5%的被调查者每月的网购支出平均增长2%以下,22.1%的受访者增长速度在2%—5%之间,增长速度达到5%—10%的占到了17.4%,增长在10%以上的占到了15.1%。“这证明了烟台的网购消费市场正处在一个增长阶段。”烟台调查队负责人认为。

  烟台电商欲多分一杯羹

  面对潜力渐显的网购消费市场,烟台电商也想从中多分一杯羹。日前,烟台市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将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基地、园区、企业创建活动,发挥烟台市资源、产业等方面优势,抢占先机,以专制胜,逐步走出一条具有烟台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力争到2015年进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

  “目前烟台市有近280家电子商务企业,电商从业者约1.7万人。规模以上企业中,超过82%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烟台市商务局商贸服务管理科科长李少杰介绍,“烟台市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目前在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商城、拍拍网等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商户5.2万户,占全省的8.4%。”

  据了解,不少烟台企业已开始进军电子商务领域。2012年,烟台佳世客网购平台“e-shop”正式上线,并实现生鲜食品市区当日配送;2013年,烟台本地企业振华集团投资1000万元开发的振华商城正式上线;烟台麦德龙、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企业充分利用集团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网络营销。

  在企业开始重视电子商务的同时,烟台快递行业也需跟上发展的节奏。烟台调查队的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烟台市区17.4%的被调查者会因为选择的快递公司不合心意而拒绝购物,39.5%的被调查者希望可以跟店家商量选择自己合意的快递,两者合计比例超过半数。

  “快递与网购是相辅相成的,要促进网购的发展也必须要规范快递业的发展。制定关于规范快递行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从快递行业的收费标准、损坏和丢失时的赔偿标准、验货的相关程序、投递贵重物品的特殊规定等各方面制定完善的规定,以此来规范化和标准化快递行业的发展。”参与该项调查的工作人员王美露表示。

  农产品试水效果好

  “叮咚”淘宝旺旺一响,80后的海阳农民孙振娅便乐呵呵地忙起来。作为“农二代”,孙振娅在经过几年的外出闯荡之后萌生出网销农产品的想法,开始在网上卖起了自家的白黄瓜。

  随着“山海仙境·大美烟台”淘宝网“特色中国·烟台馆”正式开馆,孙振娅经营的“鲁道麦田田乡村特产”店铺销量越来越好,两种白黄瓜在30天内共售出329批次。

  新的需求方式促发了新的销售模式。随着80后、90后农民开始活跃,农产品也“潮”起来,美美地晒在网上,等着网友们“一网打尽”。“今天已经发出15个订单了,可以赚一百多!”11月4日,孙振娅高兴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