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法治中国 > 专题

槐荫集贸市场实现干净整洁 “超市化”蝶变

时间:2012-11-29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整个集贸市场干净宽敞明亮,粮食摆放规范,茶叶市场店外一尘不染、店内井然有序……这个画面与传统集贸市场脏、乱、差的印象格格不入。

    为了升级改造传统集贸的批发市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近期,槐荫区政府食品安全办联合区工商分局启动食品批发市场“超市化”升级改造工程。21日,记者走访匡山粮油交易市场、广友茶城两家大型集贸市场发现,市场整洁美观、证照齐全、经营管理规范有序,基本达到了超市化水平,真正创造出令市民放心的消费环境

    实现上架入盒式销售

    槐荫区作为全市重要的食品集散地,辖区内集中7家大型集贸市场和3258户食品经营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制度不统一、经营设施老化、隐患加剧、环境脏乱等问题。对此,槐荫区对各大集贸市场实行超市经营标准,切实为市民提供一个放心食品销售的同时,也改善市民的购物环境。

    22日下午,记者在匡山粮油交易市场一家粮产品批发店现场看到,商铺根据出售粮食产品的种类、价位等进行划分,所有产品均上架经营。“之前,很多商户都是用袋子、纸箱等盛放粮食,随便堆在店内,环境较混乱。”区工商所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要求商户对所有的商品统一入盒封装,上架销售,并且把进货日期、生产地、商品价格等信息填写到盒上的公示牌。

    除了升级硬件设施外,槐荫区还从日常管理制度等“软件”入手,要求各店铺的雇佣工也按照超市员工的标准进行规范,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健康证明并通过安全经营知识的培训,其姓名、照片要在店铺内设立的公示牌进行公示,便于消费者监督。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广友茶城的一家茶叶批发店,散装茶叶均被盛放在精致的木桶中,每个桶盖都张贴有“散装食品公示牌”,上面标注着品名、产地、价格等信息。区工商所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工商监管人员每天的例行检查之外,茶城也会派专人对商家进行卫生、产品抽查、进货凭证等检查,自实行“超市化”经营以来,至今未收到一例消费者投诉。

    “一票通”追踪溯源

    每天供货商送货上门,食品经营者都要将货品名称、进货时间等记录在案,并且还要将送货员留下的送货单贴在档案后面……这一系列的“台账”记录给经营者带来不少麻烦。如今,自推行“一票通”制度以来,这种情况在槐荫区集贸市场已成为历史。

    22日,记者在匡山粮油交易市场一家食用油批发店看到,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各类证件悬挂在店铺显眼位置,一排档案排列有序。“整改期间,监管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指导,让每家商户都自觉建档,供货合同、检验报告、入库单等均要备案,并且提供消费者查询。”区工商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市场全面实行‘一票通’,有效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方便产品追踪溯源。”

    记者获知,所谓的“一票通”就是供货商将供货商名称、企业注册号、流通许可证号、经营地址、联系电话、食品名称、条形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填写好,送货时将其交给零售商或消费者,起到“管住源头、规范下游”的作用。“‘一票通’上的建档编号如同身份证编号,在全省的工商系统都可以查询到。”槐荫区工商所工作人员指着“一票通”下方的建档编号告诉记者,没有合法证照的食品没有编号,“一票通”的推行方便食品经营者落实经营者自律制度,并且做到流通环节中食品“来有踪去有影”,形成可追溯体系,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