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8-25 来源:网路 作者:佚名
千佛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城东南,东与佛慧山相连,西与马鞍山相接,南与螺丝顶相依,海拔285米,面积151.8公顷,属于泰山山脉的余脉。最早见于文字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我国汉朝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春秋时期,齐晋两国曾在山下交兵。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称:千佛山古称历山。“历山”即为千佛山历史上的第一个名称。相传,上古时期的舜帝为民时,曾在山脚下耕田居住,因此,千佛山在唐朝以前又被称为舜山、舜耕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镌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始称千佛山。自元代始,“三月三”、“九月九”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1959年辟建公园,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千佛山,东西嶂列如屏,风景秀丽、名胜众多。兴国禅寺居于千佛山山腰,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南侧千佛崖,存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00余尊。山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历山院,在兴国禅寺东侧,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院落,内有舜祠、三圣殿、鲁班祠、一览亭。山北麓建有汇集中国四大石窟精华于一体的万佛洞,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风彩。山东麓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园,葬有辛亥革命中为推翻清王朝及反对袁世凯复辟而牺牲的二十三位烈士,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云径禅关”古坊等名胜。
近年来,千佛山景区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增添了游览索道、瀛芳园、舜能滑道、十八罗汉、卧佛、大舜石图园、梨园、弥勒胜苑、瀑布、南大门等设施和景点。2011年,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对千佛山进行环境改造提升,加强生态绿化景观效果,突出佛、舜两条文化主线,全面提升千佛山风景区的整体景观和文化品位,至此,千佛山已成为一处融历史、文化、风景、宗教于一体、服务功能齐全、规模宏大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