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法治中国 > 专题

探访各族春节 在异乡品尝别样的“年味”

时间:2011-08-10  来源:环球游报  作者:杨金璜

   避年,究竟是要访名胜,还是探民俗?恐一时难以抉择。如果你逃避春节的理由是排斥汉族冗繁习俗的话,便应该去探访一下各民族的春节,在异乡品尝别样的“年味”。

  “民族的”才是“中国的”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盘居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欢迎新春”的方式。如果你决定外出“避年”,去体验不同的民族风情不失为一种选择,而了解一些民族的“春节文化”首当其冲。

  【藏族】

  藏族,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彝族】

  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是吃不完的!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一年沸腾的生活。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起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爆竹”。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每逢新春佳节来临,云南的傣族村寨都要把庭院、屋内打扫得干干净净,将其装饰一新。奇特的是勤劳的傣家人还要到田里挑来泥浆,刷在土灶上,保佑来年消灾免难,健康长寿,五谷丰登,这就是傣族春节的祭灶习俗。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另外,小伙子和姑娘们喜爱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和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蒙古族】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叫“新吉勒”,即新年。也有称“白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初一凌晨,牧民摆好饭菜先祭敖包,给老人长辈敬酒,敬酒时要跪拜,男人双膝下跪,头往下低时双手向上下摆动。这时,长辈祝福你长命百岁,终身幸福等。未婚女子与男人一样叩拜,而已婚女人则右膝下跪,左膝半跪,右手在面额右侧上下摆动。新媳妇则须唱歌。接着就是拜年。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让。

  【哈萨克族】

  吾热孜节,即哈萨克族春节,“那吾热孜”哈萨克语为“辞旧迎新”之意,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春节来临了,哈萨克族人民将从这一天开始的月份叫做“那吾热孜”月。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吃一种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7种食品做成的“那吾热孜”饭。这种饭香味扑鼻,咸淡适宜,营养丰富。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那吾热孜饭招待客人,饭后,人们尽情欢唱、歌舞、做游戏。

  为了送旧迎新,预示丰收,人们不仅吃“那吾热孜”饭,还要食用珍藏过冬的马肋条灌肠、马肥肠、马碎肉灌肠、马脖肉、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类等。在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乌勒到另一个阿马勒,走家串户,吃“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在节日期间,还要开展各种体育娱乐活动,有牧民们喜爱的绕口令、猜谜语、弹唱、对唱、摔跤等。

  【苗族】

  苗族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贵州、湖南、广西、云南、四川、湖北、海南等省、自治区。苗族支系繁多,各地节日习俗不尽相同。湘西的苗族,除夕要砍来榄篱笆树,插在房屋周围,称为“保年树”。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饭后,家里所有人都要洗脚,先从小孩洗起,意为“出门处处有着落”。除夕深夜,人们还占卜来年的气候,看北斗星周围的云雾状预测水涝或者干旱。海南的苗族,除夕晚上团年吃粽子,并以粽子祭神。除夕前出嫁的女儿女婿要回娘家,直到过了年才回婆家。贵州的苗人,除夕晚上祭祀祖先,夜里将硬木柴或干树兜放到火塘燃烧,称烧“年兜”,燃得旺意味来年生活红火。正月初一一到,人们开门放鞭炮,迎接新年,称为“抢年”。妇女争着上井边挑“金水银水”,认为这样能带来福气。初一开始,各村寨在村头寨尾摆设花鼓,男女青年则对唱山歌。有的地方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春节期间还举行上刀梯、舞龙和打鸡羽毽等各种文娱活动。

 【独龙族】

  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鄂伦春族】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享用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N个民族,N种过法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亚洲很多国家都有过春节的习俗。对于中国游客来说,避开国内的拥挤,去国外品尝别样的“年味”绝对是明智之举。

 【韩国】

  1999年,韩国正式恢复了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在韩国,春节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过春节时,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祖先,韩国妇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从早到晚都要在厨房里忙活,嫁到韩国的外国姑娘也要同韩国妇女一样从早忙到晚。祭祀了祖先,晚辈就要给长辈拜年了,长辈要给拜年的晚辈压岁钱。春节期间,平辈人见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节时总有不能回家过年的人或者露宿街头无家可归者,政府和市民团体就组织起来为他们过春节,让他们在春节期间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韩国人春节往往都要互赠礼物,礼物的范围很广,如牛排、黄花鱼、传统点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饼、日用品等等。外国游客在韩国度过春节期间可以体验有着传统韩国文化特色的跳跳板以及投壶、放风筝等活动,也可以在韩国各地的滑雪场度过“白色春节”。

  【泰国】

  如果新年期间你在泰国街头被人用水或泥泼的狼狈不堪,千万不要恼怒,因为你正在感受着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此外,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是具有别样魅力的。

 【越南】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如果在春节期间到越南旅游,不仅可以品尝到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还可以参加热闹的花市、灯市、传统戏剧歌舞、杂技、舞狮、荡秋千、下人棋、斗鸡、斗鸟等民间活动,而如果你受一位不相熟的当地人邀请去他家,千万不要有疑惑,因为按照越南传统,春节期间受邀到主人家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地”,其意义跟“冲喜”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