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再婚办准生证,现居地和原住地的计生办都不管!”“孩子不是亲生的,法院都判决了,现在想要孩子,当地计生部门却再让做亲子鉴定。”“我是头胎生育,准生证却迟迟办不下来!” ……近期,据报道,这里所说的“准生证”是指由计划生育部门发放的《计划生育服务证》或《二孩生育证》。
记者发现,办证难的问题多集中在再婚家庭、农村偏远地区家庭、异地婚姻家庭等群体中。山东省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目前户籍制度同计划生育政策有些环节还存在冲突。此外,各地计生政策不同,相关部门职责不清、缺乏信息共享、沟通不畅等因素也是导致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
办证遭遇“踢皮球”政策空白难住办证人
不久前,潍坊临朐孙瑛女士在山东民声频道投诉,称自己2010年离异后,有一个女儿归男方抚养。她今年再婚后,想再要个孩子,男方为初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可自己去户口所在地城关街道计生办办理准生证时,被告知由于她以前工作单位已经破产拆迁,无法调查到她的计划生育档案,不能为她办理,建议她把户口迁入男方户籍所在地后,再在当地办理准生证。于是孙瑛又找到丈夫户籍所在地的计生办,这回得到的答复是,当地户籍政策禁止非农业户口迁入农村,所以不能为其开具准生证。遭遇了两次“踢皮球”,孙瑛却看不到准生证办下来的任何希望。她只好来到临朐县计生办,希望上级主管部门能够处理此事。在县计生办的协调下,最终她丈夫户籍所在地的计生办为她开具了准生证。而事后,临朐县计生办的负责人表示,这次是特事特办,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确实存在着相关方面的空白,今后再遇见这样的情况,仍然不好处理。
对此,山东省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的有关专家表示,事情虽然得到解决,但这主要归功于当地主管单位的灵活处理手段,而政策空白的情况依然存在,如何填补政策空白,避免今后遇到类似情况时有关部门再次“踢皮球”,应是相关部门需要尽快解决的首要问题。
法院判决无亲子关系 计生办却只认亲子鉴定
如果办理准生证过程中地方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国家法律法规冲突了怎么办,很多人都认为当然是根据法律法规来,可下面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烟台的张先生最近在山东民声频道投诉,告诉记者他离婚时,妻子承认孩子不是他亲生的,法院也判决他和孩子不存在亲子关系。后来他再婚想要办理头胎准生证,但当地计生部门不认可法院判决书,只认亲子鉴定,而前妻又不同意做亲子鉴定。这下可难坏了张先生。无奈孩子出生不等人,张先生只好选择了妥协,办理了二胎准生证。但他也表示,将考虑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争取属于他的“头胎准生证”。
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孔磊律师告诉记者:根据我国《婚姻法》解释三第二条的内容,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而张先生的案件法院既已依据法律做出合法判决,当地计生部门就应以法院判决结果为依据,依法处理此事,不应给出和法律相抵触的规定要求。
异地婚姻办准生证难上加难
“在居住地登记,生孩子则要回老家才能办准生证,各地计生政策不同,各机构信息不联网不共享,婚姻登记处你几年前领证了,户口机关你的信息却还是未婚。因此,办个准生证要往返多次,不花费N天绝对搞不定。”这是一对异地结婚的夫妻在网上的吐槽。
家住寿光的柏女士由于夫妻双方户籍不在同一地,办理准生证时便遇到了上面的困难。据柏女士介绍,她和对象于2011年在山东寿光市登记结婚,当时男方户口属于集体户口,挂在劳动局,2012年3月到寿光的计生部门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但寿光市洛城镇计生办的工作人员说按照当地2011年规定,应该到女方户口所在地办理。柏女士是济宁的农村户口,于是她拿着村里给开的初婚初育证明,到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计生办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工作人员则称在哪登记结婚去哪办理。已经怀孕五个月的柏女士无奈再次返回寿光洛城镇计生办,但工作人员仍告诉她必须按规定到女方户口所在地办理。柏女士通过咨询有关机构得知,她的情况完全符合规定,准生证可以到男方父母的户籍所在地,即寿光市洛城镇计生办办理。可直到现在,柏女士也没有听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最终,在济宁市计生委的协调下,柏女士回自己的老家办理了准生证。
据了解,像柏女士一家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目前全国各地存在不少流动异地家庭办理准生证难的现象,在互联网上搜索,会搜索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据专家介绍,这种情况属于“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办理计划生育相关服务手续”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居住人口越来越多,该类事件屡屡发生说明,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现居住地管理并出台相关政策办法迫在眉睫。
办理准生证 应“方便群众 就近办理”
据统计,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来,仅山东就少生了5000万人口。这其中准生证制度功不可没,然而在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同时,各自为政的地方计生管理体制,也给很多正常生育家庭带来诸多不便。政策法规不明、异地婚姻办证难等问题造成的“踢皮球”、“霸王条款”、“卡要拿”等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
对于这些问题,山东省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的有关专家认为,各地计生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对于地方基层计生组织投入长期不足,基层计生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而下达指标任务太重,造成基层负担太大、积压问题过多,是其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地方计划生育部门现行的上下级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各机构只对上级负责,也是造成准生证难办的诱因之一。所以,加强基层计生工作投入,普及宣传计生政策,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是计划生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此外,专家还强调,要想根本解决该类准生证难办的问题,关键还在于观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地方基层计生组织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真正将“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原则落实到位。
记者从山东省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处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已在研究“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办理计划生育相关服务手续”的实施办法和政策,新办法将本着“方便群众,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在新办法出台之前,办理准生证相关事宜,仍将依据《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统计管理意见(试行)》和《山东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相关政策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