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民生互动 > 民生档案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0-09-04 17:20:02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作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

鲁政发〔2010〕81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再创我省农业发展新优势,现就全省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五大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五大产业振兴的重大意义

  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等产业,是我省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各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全省五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超过25%。五大产业在农业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我省五大产业发展也面临严峻形势,产业的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产业和品种优势受到挑战;结构层次偏低、质量效益不高、资源消耗过度等问题进一步显现。推进五大产业振兴,对加快培植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发展理念,理顺发展思路,把振兴五大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超前谋划,顺势而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明确五大产业振兴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重点园区、重点品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重点”,健全完善扶持机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强化社会化服务,提升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产业加工增值能力,大幅度提高五大产业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二)基本原则。坚持高端定位,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坚持科技先行,创新发展动力,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市场引导,完善工作机制,搞好示范带动,进一步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坚持统筹兼顾,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五大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三)任务目标。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省建成一批产出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示范作用大,以五大产业综合提升为主体的高标准生产基地和园区,扶持一批素质高、发展快、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一批质量好、影响大、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规划到2015年,五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5%以上,农民通过五大产业振兴年人均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

  三、准确把握五大产业振兴重点

  (一)蔬菜产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提高栽培水平,加快保护地设施的更新改造和换代升级,推广新型设施和覆盖材料。优化设施蔬菜区域布局,建设鲁北地区以京津为主要市场的优质特色蔬菜生产基地,鲁南地区面向江浙沪的优质、高端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和大型蔬菜仓储物流中心。突出发展特色产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培育传统名牌产品,大力开发新兴区域性名特优产品。加大出口蔬菜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在食用菌优势产区,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一批规范化菌种繁育基地,发展一批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建设蔬菜(食用菌)种业研发基地,创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加快蔬菜(食用菌)种子国产化、名优品种改良国际化步伐。到2015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左右,设施蔬菜面积扩大到1500万亩,蔬菜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以上;建设1000个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10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和改造300处蔬菜批发市场;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总产量达到3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升级改造食用菌菇房70万个,建设100个高标准示范园区。

  (二)渔业。加快实施渔业“双十工程”。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稳定常规品种,巩固出口品种,壮大名优品种。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建设东部沿海现代渔业主导区,从浅海滩涂向深海拓展,鼓励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建设黄河三角洲现代渔业示范区、湖库生态渔业示范区和沿黄生态渔业产业带。积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打造山东近海海洋牧场。实施渔船标准化改造,提高海洋捕捞质量和效能。积极推进远洋渔业结构调整,巩固提高过洋性渔业,加快发展大洋性渔业。巩固渔业来料加工,扩大本地产品加工出口。完善现代物流营销体系,集中打造全国重要的水产品物流集散基地。深度挖掘齐鲁渔文化,做大做强渔业休闲产业。到201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80万吨,渔业增加值达860亿元;建设万亩以上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园区100处,建成标准化生态养殖池塘500万亩,发展岸基工厂化养殖1000万平方米、深海网箱4000个,底播面积800万亩,配备冷冻设备的大马力渔船发展到1000艘,建设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5处,渔业休闲度假基地1000处。

  (三)畜牧业。调整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巩固生猪、家禽等优势品种,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禽。加强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站建设。加强地方畜禽品种保护,重点支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开发。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冷链体系建设。加强入境种畜禽隔离检疫场所的建设和维护。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山东半岛高端禽肉产品出口加工区、鲁中南生猪生态生产区、沿高速公路奶牛健康养殖区、沿黄肉牛肉羊高质高效产业区和黄河三角洲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等“五大产业区”建设。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00万吨、420万吨、800万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工业饲料产量达到2350万吨,产值900亿元。建设畜禽标准化示范基地2500个,大型育种场或良种繁育场200个。

  (四)果业。以苹果产业为重点,着力建设胶东半岛和沂蒙山区两大苹果优势区域,更新一批老龄果园,改造一批郁闭果园。以枣、板栗、核桃等干果为重点,着力建设鲁中南板栗、核桃优势产区,改造一批老龄、低产园。加大对地方优良果品品牌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以苹果、梨、葡萄、桃四大水果,枣、板栗、核桃三大干果为重点,创建一批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带动全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搞好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品种培育和引进力度,建设一批省级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和县级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到2015年,全省水果面积恢复到12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苹果600万亩以上、产量1100万吨以上,水果年产值达到800亿元;干果面积发展到760万亩,良种化率达到70%以上,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达到150亿元。

  (五)苗木花卉产业。搞好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保护。积极培育苗木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良品种。加快特色苗木花卉示范园区建设,打造苗木花卉特色街道、特色村镇,实现产业与文化的融合。提高苗木花卉设施栽培比例,提升花卉深加工产业开发水平。整合苗木花卉营销资源,推进苗木花卉市场建设。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做大做强青州花博会、昌邑苗交会、菏泽牡丹国际花会等活动。到2015年,全省苗木生产面积保持稳定,花卉种植面积扩大50%以上,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亿平方米,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30万亩,总产值300亿元以上;苗木花卉自主创新品种达到100个;新建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50处,高科技创新园20处。

  四、强化政策措施落实,确保五大产业振兴取得实效

  (一)加大政府投入。制定促进五大产业振兴的财政扶持政策,综合运用补助、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省财政将在整合现有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基地开发、园区建设、示范项目、特色产品和名牌培育等。各级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投入,明确支持重点。按照分级负责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五大产业振兴投融资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五大产业振兴。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发挥最大效益。

  (二)强化金融支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围绕促进五大产业振兴,制定具体的金融扶持政策;县域内涉农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当地特色产业的振兴。最大限度执行优惠贷款利率,降低贷款门槛,逐步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加大银企对接力度,优先扶持五大产业基地、标准化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探索建立以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专业化农业担保公司和农业发展基金等为主要形式的农业投融资新模式,在省级建立专业性投融资公司、市级构建区域性特色投融资机构、县级主要完善种养大户间的合作机制,提高融资能力,重点支持五大产业振兴。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增加保险品种,科学确定费率标准,逐步实现全覆盖。

  (三)突出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良种培育、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着力解决安全高效生产及产后加工处理等技术难题。整合农业科研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和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培训工程,重点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提高技术推广和服务能力。以黄河三角洲农业、渔业、畜牧业园区、寿光蔬菜基地等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构建省政府与国家部委、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机制,聚集农业创新资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四)强化质量安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建设,引导扶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以下简称“三品一标”)认证,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及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产品检测力度,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健全市场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产地、集散地批发市场,推进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供销系统、邮政物流、交通运输、大型商贸、龙头企业五大流通网络,建立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网上交易等现代物流业。加强农产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批发交易市场的网络融合、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信息搜集、研究、发布、预测、预警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六)培育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现有农村教育和培训资源,发挥行业培训优势,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区域性产业协会,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五大产业振兴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五大产业振兴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财政、农业、海洋与渔业、林业、畜牧兽医、商务、工商、质检、银监等部门参加,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产业振兴规划的组织实施。完善五大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并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形成有力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地要把五大产业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农业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五大产业振兴取得实效。

  附件:1.山东省蔬菜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

     2.山东省渔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

     3.山东省畜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

     4.山东省果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

     5.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附件1:

 

山东省蔬菜产业振兴规划
(2011-2015年)

 

  为加快振兴我省蔬菜(含食用菌)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蔬菜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蔬菜产业。我省蔬菜产业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已经成为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优势产业,生产、加工、市场、流通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蔬菜面积、产量、产值、出口创汇等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全省蔬菜(含瓜类)播种面积3046万亩,总产1.02亿吨,分别占全国的11%和16.6%;总产值1527.4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7.4%;出口创汇20.1亿美元,占全国的31.2%;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300万亩,占全国的20%以上,蔬菜产业已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从目前情况看,要实现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推动产业上档次、上水平,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标准化生产水平不够高,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依然存在;设施蔬菜土壤盐渍化、酸化以及土传病害严重等连作障碍问题日渐突出;棚室设计建造不规范,日光温室更新换代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偏少,部分蔬菜种子大量依靠进口;国内外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压力加大;其他省市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二)食用菌产业。食用菌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效特色朝阳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显著特点。2009年,全省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量达到206万吨,总产值达124亿元,出口创汇2.1亿美元,较2000年分别增长了183%、372%、332%,菇农人均食用菌年纯收入8000元以上,食用菌综合指标已跃居全国第二位。但从目前情况看,我省食用菌产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方式比较落后,产出能力较低,单位面积产出率比发达国家低40%左右;加工能力不强,加工比例不足30%,且产品大多是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发展滞后;市场开发不够,人均消费量仅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研人员少,经费不足,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行业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市场供应、确保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产业的加工增值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创山东蔬菜产业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坚持产品质量安全第一,实现产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坚持规模化发展,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地方名优特产;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努力拓展市场空间。

  (三)发展目标。

  1.蔬菜产业。到2015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左右,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力争扩大到1500万亩左右;蔬菜总产量达到1.1亿吨,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定在20%左右;蔬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增加30%以上;产品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率达到65%以上;建设1000个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10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通过蔬菜产业的提升发展,使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300元左右。

  2.食用菌产业。到2015年,全省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到300万吨、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食用菌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建设100个高标准示范园区,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5%以上;食用菌产品加工比重达到45%;创建和培育省级以上名优品牌100个;食用菌亩均收入达到4万元,通过食用菌产业的提升发展,使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150元以上。

  三、发展重点

  (一)蔬菜产业。

  1.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以日光温室为龙头,形成日光温室、拱圆大棚和中小拱棚相互衔接和配套的设施蔬菜生产体系、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推广新型设施和覆盖材料,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设施环境调控能力;引进、选育和开发设施专用蔬菜品种;研究和推广现代育苗技术、规范化生产技术和采后处理技术;完善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优化设施蔬菜区域布局,引导各项资源逐步向技术、经济、基础条件好的优势区域集中,提高设施蔬菜产出率。以列入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名单的寿光市、莘县、滕州市、沂南县、苍山县、泰安市岱岳区、青州市、淄博市临淄区、平原县、昌乐县、泗水县、聊城市东昌府区、齐河县、单县、阳谷县、冠县、茌平县、诸城市、金乡县、莱西市、安丘市、商河县、肥城市、枣庄市薛城区、成武县、济阳县、邹城市、胶南市、高唐县、曹县、莒县、沂水县、陵县、广饶县、鱼台县、东阿县、济宁市任城区、定陶县、莒南县、海阳市、临清市、郓城县、莱芜市莱城区、临沂市河东区、高密市、新泰市、高青县、枣庄市峄城区、济南市历城区、枣庄市台儿庄区、费县、昌邑市、临邑县、章丘市、惠民县、莱州市等56个县(市、区)为重点实施区域。

  2.挖掘提升地方名产蔬菜。以山东名产蔬菜品牌化为中心,以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苍山大蒜、金乡大蒜、莱芜生姜、章丘大葱、潍县萝卜、胶州大白菜、昌乐西瓜、马家沟芹菜、曹县芦笋、烟台地黄瓜、青州银瓜等为重点,在搜集、整理和保护品种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品质改良和开发利用,推行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和品牌化营销,充分放大品牌效应。以具有地方名产蔬菜的县(市、区)作为重点实施区域。

  3.做深做精加工出口蔬菜。以标准化生产和精深加工为中心,以发展脱水蔬菜、速冻蔬菜、保鲜蔬菜、调理食品等产品为重点,加大出口蔬菜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促进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壮大出口产业集群。以列入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东南沿海出口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名单的肥城市、莱阳市、高密市、诸城市、安丘市、成武县、莱州市、金乡县、胶州市、临邑县、东明县、昌乐县、莱芜市莱城区、莱西市、曹县、青州市、平度市、滕州市、苍山县、巨野县、广饶县、兖州市、济南市长清区、泰安市岱岳区、临沂市河东区、博兴县、寿光市、郯城县、乐陵市、菏泽市牡丹区、武城县、夏津县、胶南市、单县、即墨市等35个县(市、区)为重点实施区域。

  (二)食用菌产业。

  1.突出增量提质。着眼于提高食用菌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在香菇优势区(以惠民县、栖霞市、胶南市、淄博市临淄区、平度市、滕州市、日照市岚山区、文登市等为核心地区)、双孢菇优势区(以邹城市、莘县、定陶县、武城县、巨野县、单县、郓城县、平原县、禹城市、新泰市等为核心地区)、金针菇优势区(以青州市、齐河县、苍山县、梁山县、高青县、莱芜市莱城区、高密市、滕州市等为核心地区)、珍稀菇类优势区(以新泰市、冠县、东平县、利津县、邹平县、平阴县、济阳县、蒙阴县、宁阳县、东平县、沂水县、广饶县、泰安市岱岳区、汶上县等为核心地区)、黑(毛)木耳优势区(以费县、莒县、新泰市、鱼台县、金乡县、微山县、梁山县、枣庄市山亭区等为核心地区)、平菇优势区(以聊城市东昌府区、枣庄市台儿庄区、章丘市、寿光市、曲阜市、阳谷县、枣庄市薛城区、昌邑市、禹城市等为核心地区)等优势区域,打造一批集约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园区,建设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菌种繁育场(基地),扶持一批有特色、专业化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发展一批规模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化生产企业,带动全省食用菌产业尽快步入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轨道。

  2.突出增效增收。围绕提高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壮大一批工艺先进、科技含量高、出口能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区域性强、覆盖面广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品牌,不断增强食用菌产业的加工增值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3.突出科技进步。提升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引进选育一批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新品种,研制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新成果、新技术,培养培训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的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

  四、政策措施

  (一)改善生产设施和装备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1.加快老旧棚室升级改造。大力推行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新型棚室,科学选用棚室骨架、覆盖材料,提高采光保温性能,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积极推广机械卷帘、肥水一体化以及食用菌拌料、装袋、接种、喷灌、通风等自动化控制装备,提升机械化操作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力争经过5年努力,全省改造老旧棚室50万个,升级改造率达到80%以上;升级改造食用菌菇房70万个,基本实现全覆盖。

  2.大力发展集约化育苗和菌包繁育。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技术先进、销售和服务网络健全的集约化育苗中心和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大幅度提高集约化育苗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比重。省里重点扶持50个年育苗能力3000万株以上的大型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30个年生产能力1000万包以上的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

  3.切实改善田间基础设施。在设施蔬菜、地方名产蔬菜集中产区和食用菌重点产区,加强生产道路、排灌沟渠等设施的修整改造,配备必要的水电设施,达到路、水、电齐全,为生产提供保障。

  (二)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1.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加强蔬菜良种工程和重大应用技术创新研究实施力度,尽快启动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品精深加工体系等建设项目,创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加快建设蔬菜种业研发基地,加快蔬菜进口种子国产化、名优品种改良国际化步伐;加大食用菌名特优和珍稀品种选育力度,实施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工程,在泰山、沂山、蒙山等十大山脉开展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采集、保护、驯化和开发利用,解决食用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集成与推广,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大力实施蔬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组织开展蔬菜提质增效工程,利用5年时间,遴选10项技术成果,在100个蔬菜主产乡(镇)进行转化推广,全面提高项目区蔬菜产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在食用菌生产优势区域,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建设100个高标准示范园区,推进菌渣高效利用,构建“动物、植物、食用菌”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着重进行50个新品种展示和20个新技术示范。

  3.加强技术培训。大力实施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重点针对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控等开展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核心竞争力,丰富产业技术储备,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三)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通过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加快制订、完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在抓好42个国家级标准园建设的同时,省、市、县(市、区)三级要再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蔬菜标准示范园。加快建设一批生态、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原材料工厂化生产基地;强化产品“三品一标”认证。

  2.建立健全质量监测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和检测点的建设。

  3.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大对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违禁添加剂的监测力度,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并及时发布信息。

  4.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加强监管队伍、制度和条件建设,不断提高监管能力。

  (四)深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和推动龙头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相结合,加快加工设备的更新改造,促进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重点对保健食品、休闲食品、调味品、化妆品及药品等蔬菜产品进行研制,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500家加工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

  2.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鼓励农民参加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提高农民社会化组织程度,改变“小、散、低”的传统生产加工方式,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运作模式。

  3.加快市场网络改造升级。加快现有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管理,增强服务功能;强化产销衔接,鼓励农贸市场、连锁超市与蔬菜加工、流通企业和生产基地实行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建立市场预警机制,降低市场风险;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搭建市场信息平台,搞好信息服务;建设和改造300处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蔬菜重点产区批发市场。

  4.大力开展名优品牌创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巩固老品牌,创建新品牌,打造知名品牌。鼓励蔬菜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三品一标”申请认证,加快品牌创建步伐,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到2015年,培育50个以上国内外知名蔬菜品牌。

  (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政策保障能力。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示范园区和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质量监控、技术研发与推广等给予重点扶持。完善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保险机制,逐步扩大保险试点范围和试点险种,降低生产风险。同时,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争取和动员社会资金,增加对产业的支持。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构,协调和指导产业健康发展。在蔬菜主产区,要把产业发展列入当地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支持产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附件2:

 

山东省渔业振兴规划
(2011-2015年)

 

  为提升山东渔业整体素质,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建设现代渔业,促进渔业振兴,努力实现由渔业大省向渔业强省转变,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我省是渔业大省,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09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753.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7%;渔业增加值485亿元,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14.3%;水产品出口创汇33.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水产品和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32%和34.4%,水产品总产量、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出口创汇等主要统计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渔业作为山东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优化膳食结构、提高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目前情况看,做大做强现代渔业仍面临许多挑战,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与渔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市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低的矛盾日益突出,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与当前渔业科技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现代渔业建设的要求与当前薄弱的渔业支撑保障体系不相适应。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理念,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渔民增收为首要任务,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实施渔业“双十工程”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打造全国最大的高端高质“蓝色食品基地”,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调整优化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培植新兴产业,促进渔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增强产业素质。

  2.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渔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挖掘资源潜力,拓展发展空间。注重利用海外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国内宜渔资源,扩大渔业生产规模,增强优质产品供应能力,丰富居民菜篮子。

  4.加强安全管理,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构建生态安全、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创造渔业振兴良好环境。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基本形成生态良好、基础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科技先进、机制灵活、渔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渔区社会繁荣的现代渔业发展格局,实现渔业振兴目标。

  1.生产贡献。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80万吨,年均增长4.5%;渔业增加值达860亿元,年均增长10%,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到16%;水产品出口量达到110万吨。

  2.产业贡献。可提供300多万就业岗位,渔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带动机械加工、饲料、鱼药、物流、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3.营养贡献。全省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100多公斤,可为全省居民提供相当于1亿头猪的优质蛋白质,满足国民摄取优质蛋白的需要,改善膳食结构,提高生活水平。

  4.生态贡献。海水贝藻增养殖碳汇贡献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00-360万吨;建设内陆渔业净水型增殖水域300万亩,通过鱼虾蟹增养殖生产,每年可转移湖库区水体中纯氮磷2000吨,水体质量提升1个标准等级。

  三、发展重点

  (一)做强养殖业。

  1.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按照“一个品种一个产业”的思路,稳定发展大宗鱼虾贝藻等常规品种,着力提高品质,保障大众供给;重点壮大海参、鲍鱼等名优珍品,着力培育品牌,满足高端消费;积极推进对虾、乌鳢等出口品种,着力扩大规模,适应市场需求。力争形成10个产值过30亿元的品种,其中产值过50亿元的3个,过100亿元的1个。

  2.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建设东部沿海现代渔业主导区,发展空间从浅海滩涂向深海、底层和岸基利用拓展,发展深海网箱4000个,底播面积800万亩,岸基工厂化1000万平方米,增加产能60万吨;建设黄河三角洲现代渔业示范区,积极开发利用盐碱涝洼地宜渔土地(水面),形成标准化生态养殖池塘200万亩,增加产能85万吨;建设湖库生态渔业示范区,在南四湖、东平湖、鲁西南大中型水库形成净水型生态渔业面积100万亩,增加产能10万吨;建设沿黄生态渔业产业带,实施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形成标准化池塘100万亩,增加产能10万吨。

  3.积极推行园区化发展,建设万亩以上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园区100处,其中5万亩以上20处、10万亩以上10处、20万亩以上的5处,着力形成规模优势,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和水产品出口产业基地。

  4.全面推行“上粮下渔”、“池塘+氧化塘(湿地)”、“封闭式循环水”、“大水面立体养殖”等节地、节水、节能、节粮健康养殖模式,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200万平方米,“上粮下渔”池塘生态养殖200万亩,浅海多层面立体养殖300万亩,内陆大水面净水型养殖50万亩。水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比重达到80%以上,生态养殖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

  (二)做优捕捞业。

  1.加大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力度,提高近海捕捞品种资源量。每年在山东近海海域和内陆湖库区增殖放流主要品种150亿单位,建设60个人工鱼礁群,面积达30万亩;营造30处海底藻场示范区,面积200万亩;选划65处海洋与渔业保护区,面积达1000万亩;开发利用海底4万平方公里,打造山东近海海洋牧场,遏制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势头,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主要经济种群的资源量,增殖产量达到20万吨。

  2.严格执行休渔禁渔和渔船数量及功率指标双控制度,逐步压减近海捕捞能力,报废更新老旧渔船5000艘,实现近海捕捞产量零增长,推动近海捕捞生产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和“负责任型”的战略转移。实施渔船标准化改造,优化设计5个标准船型和50个标准网型,木质渔船玻璃钢改造2000艘,配备冷冻设备的大马力渔船发展到1000艘,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动力装置,提高海洋捕捞质量和效能。

  3.积极推进远洋渔业结构调整,巩固提高过洋性渔业,加快发展大洋性渔业,重点开发国际公海资源,积极参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培育30家远洋渔业生产企业和5家规模大、实力强、管理规范的海外渔业龙头企业。远洋渔船发展到600艘,功率30万千瓦,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超低温金枪鱼围网、大型拖网加工船等,远洋渔业产量发展到40万吨。建设斐济、菲律宾、毛塔、加纳、乌拉圭等5处捕捞、冷藏加工和渔船修造补给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延长产业链条,拓展海外渔业领域。

  (三)提升加工业。

  1.稳定发展国际市场,巩固进来料加工,扩大本地养殖产品加工出口。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引导加工企业构建国内营销网络,产品定位适应市场,培育品牌引领市场,加工出口企业国内销售比例达50%以上。

  2.发展海外加工业基地,以来料源地、远洋作业场、产品输入地为重点,以东北亚、东盟贸易圈为突破口,建设10处海外加工园区,进一步挖掘我省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潜力,拉动整个水产品加工业的新发展。

  3.加大新技术开发,利用现代生物、工程、信息等技术装备加工业,以大宗产品和低值产品的深度利用为重点,以食用、药用、工业用为方向,进行水产即食食品、模拟食品、医药品、保健品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水产保健品、药品等新兴水产品加工产业的产值达200亿元,海参加工产值达200亿元,海带加工产值达40亿元,提升水产加工质量水平。构建冷链物流体系,水产品保鲜保活比率达60%以上,显著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

  4.做大做强100家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加工基地36处,发展现代化水产品加工园区30个,水产加工产值达到20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和出口贸易基地。

  5.积极开展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认证及食品加工HACCP、ISO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推行地理标志、产地标识和产品集体商标,形成50个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商标。

  (四)拓展服务业。

  1.构建渔技推广体系,围绕主导品种和关键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和新技术转化,着力推广刺参、优质海水鱼、对虾等20个渔业主养品种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草药制剂、池塘微孔增氧等15项集成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主养品种产量占养殖产量的40%以上;大力培训新型渔民,示范户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

  2.建立水产苗种繁育体系,建成10处水产遗传育种中心、30处水产原种场、80处水产良种场,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年育苗能力达到5000亿单位,产值100亿元。

  3.完善现代物流营销体系,集中打造10处全国重要的水产品物流集散基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渔业流通业态,做大烟台金枪鱼交易中心,探索建立山东水产品期货交易中心,形成区域性水产品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4.构建渔业信息网络体系,加强海上山东政务平台和商务平台建设,以渔业“三网一平台”为基础,扩大渔业信息覆盖范围,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5.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县级水产疫病防治站为基础,集疫病防治、环境监测、质量检测为一体的水产品质量保障机构100个,水生动植物病害测报点300个,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能力。

  6.构建渔业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体系,为符合条件的渔船装配CDMA、AIS和卫星定位设备,完善东平湖、南四湖渔船航标等渔业安全设施,提高安全救助水平。建立完善沿海渔业灾害预警预报网络,提高渔业减灾防灾能力。

  (五)培植文化旅游渔业。

  1.开拓渔业休闲娱乐功能,积极打造渔耕体验、海上田园、游钓健身、岛礁拓展、渔乡风情、都市观赏渔业等渔业休闲旅游平台,做大做强渔业休闲产业,打造渔业特色商圈。建设渔业休闲度假基地1000处,认证省级休闲渔业基地300处。

  2.深度挖掘齐鲁渔文化,全力打造“泰山赤鳞鱼放生节”、“长岛妈祖文化节”、“荣成渔民节”、“田横岛祭海节”等20个区域特色渔业民俗文化品牌,建设海洋公园、渔业历史博览馆、渔业科普馆等10处渔业主题园馆。

  3.优化渔港旅游功能,以50个国家级重点渔港为平台,配套建设集渔业服务、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渔人码头”,培育渔港经济区,打造“渔、港、城”黄金海岸。

  4.举办“黄河口大闸蟹”、“胶东海珍品”等品牌推介会、烹饪赛和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培育水产品消费文化,引领水产品消费。

  四、政策措施

  (一)加快实施“双十工程”,夯实产业振兴基础。围绕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拓市场,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工程、渔港及渔港经济区建设工程、标准化池塘整理工程、渔船标准化改造工程、海外渔业工程、渔业良种工程、平安渔业工程、莱州湾生态整治示范工程、水产品质量保障工程、渔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培育“胶东刺参”、“胶东鲍”、“胶东鲆鲽鳎”、“胶东扇贝”、“东方对虾”、“荣成海带”、“莱州湾梭子蟹”、“黄河口大闸蟹”、“黄运甲鱼”和“微山湖乌鳢”等十大渔业品牌,鼓励开展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积极培育乳山牡蛎、红岛蛤蜊、蒙阴花白鲢、微山湖蟹、泰山赤鳞鱼、东平湖青虾、寿光毛蚶等区域特色品牌,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强化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整合渔业科研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强渔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渔业良种培育、资源环境保护与修复、健康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疫病防治和节能减排等领域取得突破,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加快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淡水水产遗传育种等渔业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渔业研发能力。创新机制,探索建立以实验示范基地、标准化示范园区为平台,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大户为载体的新型推广模式,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与应用。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和培养,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人员保障。

  (三)创新渔业组织形式,提升产业化水平。扶持壮大渔业企业,积极培育100家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渔业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基地+渔户”生产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化经营和渔民增收。按照集约集聚集群原则,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下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养殖渔户”的产业化新模式,解决养殖渔户融资难问题。积极发展渔业中介组织,鼓励渔民和企业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开展多形式的合作与服务,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社1500家,提高渔业组织化水平。

  (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振兴保障能力。认真研究制定有利于渔业振兴倾斜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渔业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标准化鱼塘改造、平安渔业、远洋渔业、渔业良种、渔港建设等重点项目。建立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和渔民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渔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优势企业上市,提高渔业建设的融资能力。龙头企业认定、农业产业化、农机补贴等扶持政策向渔业倾斜。划定渔业养殖基本水域,对渔业振兴项目建设用地、用海,按国家规定严格落实海域使用金征收减免政策。

  (五)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渔业发展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完善有利于渔业振兴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权、捕捞权制度,依法规范水域滩涂使用权的出租、转让和抵押行为,建立水域滩涂征用、资源损害补(赔)偿机制,维护渔民群众合法权益。逐步将渔业互助保险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开展渔业增养殖、近海捕捞、海外渔业等保险试点,建立有财政支持的稳定的渔业风险保障制度。高度重视渔民“失海”、“失水”问题,推动建立健全涵盖教育、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渔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政府投资的渔港等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通过拍卖、租赁、入股等形式,盘活资产,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探索建立碳汇渔业补偿机制,在政府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对贝藻增养殖、循环水养殖等碳汇渔业进行补贴,促进低碳绿色海洋渔业发展。

 

  附件3:

 

山东省畜牧业振兴规划
(2011-2015年)

 

  为再创山东畜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跨越,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鲁办发〔2010〕33号)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现状

  (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全省畜牧业产值、肉蛋奶总产量、畜产品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肉类总产684万吨,禽蛋378万吨,奶类258万吨,肉蛋奶总产量占全国的1/10。畜牧业产值168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8%。饲料加工企业1460家,工业饲料产量1690万吨,产值575亿元。兽药生产企业255家,产值44亿元。全省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2000多家,销售收入过百万元的89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3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7家,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额1300多亿元,均居全国第一位。产品深加工率40%,产业化经营覆盖率超过60%。畜产品加工与初级畜产品产值基本达到2∶1。全省获得出口注册的肉类加工企业163家,畜牧外资企业1580家,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畜产品正常年份出口创汇20多亿美元,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禽肉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兔肉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0%以上。畜牧业已成为富裕农民、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畜牧业生产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东西差距较大,仍存有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形式。

  二是畜禽饲养效益不高。我省畜牧业增加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三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疫病、药残、人为添加非添加物质发生的机率加大。

  四是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较弱。

  五是社会化服务不完备。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投入品供应体系没建立,检验检测体系不配套,技术服务能力不强,专业化营销组织不发达,产销衔接不紧密。

  六是扶持政策不完善。现有投向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总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发展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健全、服务不到位;政策性保险制度还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

  (三)面临的形势。今后几年是我省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转变、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机遇期。从外部环境看,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把畜牧业作为现阶段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产业,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了推进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从消费需求看,当前,我省居民人均动物性蛋白摄入量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畜产品消费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对优质畜产品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从饲草饲料资源看,近年来,我省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年产大约7000万吨秸秆。随着三元种植结构的不断推进,专用饲料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耕地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饲料产量可大幅度提高。同时,大量棉籽饼、菜籽饼和食品工业下脚料等,都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品牌畜牧业为目标,以建设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和提高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创建、科技化支撑,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我省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跨越,再创山东畜牧业发展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效益相结合。以“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为主线,按照集约化、科技化、信息化和生态化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二是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协调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功能,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吸引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支持畜牧业发展。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强源头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产业化开发。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和管理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畜牧合作社和各种中介组织,着力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是坚持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全面考虑动物防疫、环境保护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发展规律,实现生产与生态相统一、发展与保护相一致、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目标。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00万吨、420万吨、800万吨;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工业饲料产量达到2350万吨,产值900亿元;兽药产值达到55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建设畜禽标准化示范基地2500个,大型育种场或良种繁育场200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畜牧养殖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达到60%,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优势区域畜产品产量占全省总量的60%以上;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000亿元,与畜牧业产值比达到2∶1;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公共卫生、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三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初步建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三、发展重点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分布,按照突出区域优势和产品特色的原则,围绕建设六大体系和八大工程,未来5年,重点支持“七大领域”和“五大产业区”建设。

  (一)七大领域。

  1.良种繁育。重点扶持省级种公牛站,猪、兔、牛、禽、羊、特种动物等省级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站建设,加强种畜禽品种的监测,提高良种选育、推广使用能力。支持200个畜禽原种场、扩繁场基础设施和150个县级生猪人工授精站建设。扶持10家大型畜牧企业从事畜禽品种的产业化开发,不断加大新品种培育力度,缓解对外来畜禽品种的依赖,实现地方良种国际化。构建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制种供种水平。

  2.品牌创建和特色产业培育。围绕重点产业和产品,鼓励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争创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通过实施“五个十品牌创建工程”(培育“十大地方畜禽品种”、“十大畜产品品牌”、“十大饲料品牌”、“十大兽药品牌”、“十大出口知名企业”),努力建设畜牧业品牌大省。加大畜牧特色产业支持力度,挖掘畜牧业发展潜力,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鲁西牛、渤海黑牛、莱芜黑猪、大蒲莲猪、里岔黑猪、德州驴、寿光鸡、汶上芦花鸡、鲁西斗鸡、豁眼鹅、小尾寒羊、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山东黑牛等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开发,培育一批风味好、价格高、潜力大,具有山东特色的畜禽品种;支持水貂、狐狸等特种动物养殖和深加工,不断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和领域;支持德州扒鸡、高唐驴肉、莱芜香肠、单县羊肉汤等传统地方食品提升档次、提高知名度,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不断引伸畜牧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3.标准化生态饲养。按照“统一标准、规模饲养、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支持500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加快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确立现代养殖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粪便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4.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动物防疫、监测、检疫监督体系,建立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机制。加强道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建设,完善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加强动物隔离场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加快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评估认证。加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5.畜产品质量监测。支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新建省级畜牧环境检验检测实验室,扶持一批区域性及县级饲料、兽药、畜产品、牧草等公益性检验检测实验室改善条件。支持已发证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改造,确保乳品质量安全。严格畜牧业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6.科技研发与推广。按照超前研究一批、开发转化一批、推广应用一批的原则,加强现代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支持畜牧业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联合,发展生物高新技术和新型兽药、饲料等产品,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瘦肉型猪配套养殖技术、高产奶牛繁育与规范化饲养技术、优质牛羊经济杂交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全株玉米青贮及秸秆利用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应用技术和数字化信息管理技术等。

  7.畜产品市场信息。支持完善省市县乡四级畜牧兽医信息网络建设,搞好软件开发,建立畜产品价格、市场供应等信息发布制度。支持大型畜禽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推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等现代畜产品交易方式和物流体系。深化与沪杭宁、京津塘地区产销合作,组织产销对接会、产品订货会。逐步增加长三角地区生猪、家禽及其产品,京津塘地区生猪、牛羊及其产品供应量,不断扩大国内高端消费市场占有率。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稳定和巩固日本、韩国等传统出口市场,扩大欧美、东盟、俄罗斯、非洲等新兴出口市场,加快构建我省畜产品多元化出口市场体系。

  (二)五大产业区。

  1.山东半岛高端禽肉产品出口加工区。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建设,在胶南市、胶州市、莱西市、平度市、即墨市、滕州市、广饶县、招远市、蓬莱市、烟台市牟平区、莱阳市、莱州市、海阳市、诸城市、昌邑市、高密市、安丘市、昌乐县、文登市、荣成市、莒县、临沂市兰山区、平邑县、费县、德州市德城区、禹城市、临邑县、阳谷县、莘县、东阿县、茌平县、高唐县等32个县(市、区),大力发展肉禽(肉鸡、肉鸭)等标准化规模饲养,支持加工企业建设畜产品出口基地。

  主攻方向:加快肉禽标准化基地建设,重点支持100个肉鸡、肉鸭和鹅育种场或良种繁育场,50个高标准无公害肉鸡生产基地,20个肉鸭生产基地,5个肥肝鹅生产基地建设。从事肉禽饲养、加工与销售一条龙服务的30家企业全部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建立起禽肉制品生产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彻底解决疫病和药残,提高产品加工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区域肉禽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禽肉产量达到300万吨,年均增长5%以上;肉禽年存栏量增加3%,年出栏量增加5%;肉禽产品精深加工率提高到60%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品牌禽肉销售量占到优势区域禽肉产量的80%以上;肉禽产品出口率提高到20%以上;无公害标准生产基地出栏肉禽达7亿只。2.鲁中南生猪生态生产区。以诸城市、高密市、寿光市、安丘市、临朐县、曲阜市、梁山县、泗水县、汶上县、兖州市、邹城市、滕州市、枣庄市薛城区、莒南县、沂水县、平邑县、沂南县、郯城县、莱芜市莱城区、新泰市、宁阳县、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章丘市、济南市历城区、济阳县、商河县、济南市长清区、齐河县、乐陵市、禹城市、陵县、莱西市、胶南市、即墨市、胶州市、单县、菏泽市牡丹区、郓城县、曹县、邹平县、莒县、阳谷县等43个县(市、区)为优势主产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养殖模式,提高规模化水平。

  主攻方向:以推广自然养猪法和“洋三元”生猪为重点,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发展适度规模饲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猪肉质量和生产效率,努力把鲁中地区建设成为供应京、津、沪、杭等国内大中城市猪肉产品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到2015年,区域生猪年出栏达到2906万头,出栏率达到160%;猪肉产量218万吨,生产优质猪肉37万吨;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3.沿高速公路奶牛健康养殖区。以高速公路两侧的莱阳市、烟台市牟平区、莱州市、文登市、荣成市、莱西市、青岛市城阳区、即墨市、胶南市、胶州市、临朐县、青州市、昌乐县、滨州市滨城区、邹平县、广饶县、淄博市临淄区、高青县、章丘市、济南市长清区、济南市历城区、济阳县、平阴县、德州市德城区、陵县、齐河县、平原县、禹城市、临邑县、泰安市岱岳区、泰安市泰山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汶上县、枣庄市台儿庄区、临沂市罗庄区、阳谷县、冠县、曹县等40个县(市、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奶牛健康养殖,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主攻方向:以提高奶牛单产和养殖效益为主要任务,着力提高奶业集约化、标准化、优质化水平。加强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普及率;推广TMR饲喂技术,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推广奶牛数字化管理系统,推进奶业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奶畜种质创新、名特优乳制品开发、粪污处理和奶畜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加快饲料饲草基地建设,增加青贮饲料和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改善奶牛营养品质。

  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区域奶牛存栏达到80万头以上,平均年产奶量提高到6000公斤以上,奶牛数字化管理普及率达到40%以上,建成一批与国际标准接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乳品加工企业,利用我省的地理区位优势,开拓日、韩及东南亚市场。4.沿黄肉牛肉羊高质高效产业区。以发展节粮型食草畜为重点,在菏泽市牡丹区、东明县、鄄城县、曹县、定陶县、郓城县、单县、巨野县、成武县、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宁阳县、曲阜市、兖州市、泗水县、东平县、肥城市、高唐县、冠县、聊城市东昌府区、临清市、莘县、阳谷县、东阿县、茌平县、禹城市、齐河县、陵县、乐陵市、平阴县、济南市长清区、济阳县、章丘市、商河县、济南市历城区、惠民县、邹平县、滨州市滨城区、无棣县、阳信县、沾化县、高青县、博兴县、利津县、垦利县、广饶县、东营市东营区、东营市河口区等49个县(市、区)大力发展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和乳肉兼用牛,以及小尾寒羊、青山羊、洼地绵羊等优良草食品种,加快秸秆转化,提供秸秆的利用率,打造高质高效肉牛肉羊产业区。

  主攻方向:主要建立健全肉牛肉羊改良体系,搞好规模饲养,提高现有肉牛肉羊加工企业加工能力,进一步扩大肉牛肉羊及加工品出口,提高国内外市场份额。

  发展目标:到2015年,把优势产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牛羊肉产业带,区域内肉牛、肉羊出栏分别达到350万头和2800万只以上,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和25万吨,牛羊肉产量提高30%左右;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70%,优质牛羊肉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把区域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牛羊肉出口基地。

  5.黄河三角洲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在6市19个县(市、区)逐步加大保护、开发力度,调整种植结构,实施种草养畜工程,加快草地、草场建设步伐,力争把黄河三角洲建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效生态现代畜牧示范区和优质牧草生产基地。

  主攻方向:围绕天然草地保护开发、优质牧草基地培育、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饲料作物种植推广等内容,重点进行蓄水排灌、施肥压碱、机械购置、科技推广、防火防虫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器械设备购置。按照生态循环化和养殖标准化的要求,重点对生态养殖场和规模化养殖场区畜禽场舍、粪污处理利用、配种防疫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应配套仪器设备进行扶持,对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畜禽及产品交易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

  发展目标:到2015年,区域内畜牧业总产值450亿元,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211万吨、44万吨、103万吨,优质牧草饲料作物118万亩、改良天然草地281万亩,标准畜存栏量543万头;畜禽生态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76%以上,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绿色和无公害畜产品比率60%以上,畜产品外销比例40%以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7个,畜产品加工率达到35%以上,现代畜牧组织经营覆盖面70%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2500元以上。

  四、政策措施

  (一)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强化对畜牧业的财税扶持。逐步加大对种质资源保护、良种良法推广、规模化养殖基地和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等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提高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抵扣和畜产品出口退税税率政策,加快培育和壮大畜产品龙头企业。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运用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畜牧业担保体系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代畜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现代畜牧业发展投资公司,搭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合不同畜禽品种的保险制度。

  (二)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畜牧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集中力量在畜禽品种、疫病防控、规模饲养、兽医技术、生物兽药、饲料加工、饲料作物种植、畜产品加工、畜牧业装备等主要领域实现突破。整合畜牧业科研资源,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步伐。加快畜牧业重点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高标准养殖场建设,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加大畜牧业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三)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畜禽健康养殖,采取直补或以奖代补的形式,重点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对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提高集约化养殖水平。支持畜禽养殖小区进行股份制和合作制改造。引导和支持小规模养殖户建立合作社,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吸引现代化大企业介入到畜牧养殖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带动能力。依法解决好畜禽养殖用地问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社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规模养殖场(小区)的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水电价政策。

  (四)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国际市场以研究有关国际贸易政策,加大我省畜牧业宣传、推介力度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到部分国家和地区组织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国内市场以京、津、沪、穗、深等大中城市为重点,采取政府搭台、协会组织、企业唱戏等形式,有组织、有步骤地搞好市场开发,特别是着力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启动农村消费。组织畜牧企业成立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联合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逐步实现市场多元化、产品多样化。

  (五)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切实搞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消毒、净化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防控体系和检测、监管体系,切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完善一批疫病、药残监测实验室,特别加强区域性检测实验室建设,加强对疫病、药残、饲料和兽药的监测,尽快实现畜产品的可追溯性,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无疫区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创建“无疫区”品牌,争取国际认可。

  (六)创新畜牧产业组织形式。一是大力扶持畜产品加工业发展,鼓励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与养殖农户形成紧密合同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二是大力发展畜禽养殖、饲料生产、畜禽及产品流通等各类畜牧合作社,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为农民进入市场疏通渠道,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扶持引导畜牧合作社增强实力、拓展功能、规范运行,更好地开展生产资料供应、场舍设计建设、技术推广应用、畜禽加工销售、资金融通提供等服务。三是发展畜牧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规范行业生产、解决贸易争端的作用,维护广大从业者利益。

  (七)强化畜牧业宏观调控。制定实施全省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加大对重点产业扶持力度,形成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相互配套的扶持调控体系。积极培育现代畜牧业市场经营主体,搞好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销对接,增强畜牧业发展的计划性、协调性和可控性。建立健全省、市、县(市、区)三级畜牧业信息网络,推动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批发交易市场的网络融合、资源共享。加强畜牧业生产、销售、需求和价格监测预警,及时收集、分析、发布市场、政策、技术等信息,引导养殖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有效防范和应对市场风险,逐步构建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八)加强对畜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研究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既要贯彻落实好现有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又要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创新机制,切实解决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资金、土地、融资、风险等突出问题。各级要建立畜牧业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发展改革、财政、科技、畜牧兽医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全省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附件4:

 

山东省果业振兴规划
(2011-2015年)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果业(包括水果和干果)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再创发展新优势,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果业是我省重要的传统高效特色产业,竞争优势强,综合效益好。以苹果、桃、梨、葡萄四大树种为主的水果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首位,出口额占全国的40%左右;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近年来发展较快。2009年,全省水果面积887万亩、产量141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5%和12.5%,其中苹果面积、产量占到全国的14%和26%;干果面积536万亩,产量84万吨。果业的快速发展,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我省果儿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压力。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增强。果业基础生产条件不够完善,投入不足,特别是苹果郁闭较重的果园占到40%以上,20年生以上果园占到25%-30%,幼龄果园不足10%。二是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高。品种资源储备不足,自主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到位率较低;基层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不健全。三是产业化水平不够高。果业仍以分散生产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较弱,附加值不高。四是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国内其他省市竞相发展,保持现有市场份额难度很大;国际贸易门槛越来越高,产品出口压力增大,提高果品质量的要求迫切。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果业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强化政策扶持、项目引导和示范带动,积极转变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生产体系、科技支撑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产业化经营体系,全面提升果业的整体素质,促进我省由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跨越。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根据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优势产区。

  2.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大力发展以苹果为重点的大宗水果,以大樱桃、冬枣为重点的特色水果,以板栗、核桃为重点的干果和地方名特优果品等,不断优化树种、品种结构。

  3.增加投入,加快发展。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带动,调动企业、农民投入积极性,形成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加快果业振兴步伐。

  4.转变方式,提质增效。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面提升果业的整体素质。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水果面积恢复到12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苹果600万亩以上,产量1100万吨以上;外省销售量和出口量达到总产量的75%以上;水果产业年产值达到8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干果面积发展到76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果园200万亩,良种化率达到70%以上,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5%以上;干果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150亿元。

  三、发展重点

  (一)做强优势果品。以苹果为重点,建设一批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现代高效示范园,带动全省每年新建果园50万亩以上,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山区丘陵地新建320万亩果园。加快老果园升级改造步伐,开展密植园改造和老果园更新试点示范,力争用5年时间改造密植园150万亩,更新老龄低效果园100万亩。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矮化栽培、沃土养根、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简化修剪、绿色控害等关键技术,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使苹果、梨、桃等大宗水果优质果率达到70%以上。以苹果、梨、葡萄、桃四大水果,板栗、核桃两大干果为重点,打造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园区,重点建设100个面积在500亩以上的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发展一批品种优良、技术集约、管理先进的标准化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全省300万亩标准果园建设。优化区域布局,重点建设胶东半岛和沂蒙山区两大苹果优势区域,栽植面积450万亩,产量900万吨,分别占到全省的75%和82%;鲁西北、胶东、鲁中南三大梨集中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60%以上;泰沂山区桃产业带,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80%以上;鲁中南山区板栗、核桃集中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85%以上。

  (二)做精特色果品。大力推进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高起点集中打造鲁北冬枣、胶东大樱桃特色水果产区,搞好高产开发,品质改良,冷链运输,贮藏保鲜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挖掘生产潜力,发展高端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全面提升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规模和档次。重点建设鲁西北红枣、泰沂山区银杏特色干果产区。加强对莱阳梨、肥城桃、青州蜜桃、峄城石榴、乐陵金丝小枣、大泽山葡萄、曹州耿饼等地方名优特产的品牌保护和开发力度,提升品质,扩大知名度。

  (三)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搞好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加大品种引进力度,重点支持科研推广单位、良种繁育场进行新品种培育,适时适量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及无毒种苗,扩大资源储备,搞好筛选和示范推广,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完善果业良种苗木繁育体系,重点建设3处省级良种苗木繁育场和10处县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力争2015年优质苗木生产供应能力达到2000万株以上。

  (四)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大对果品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与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以产后商品化处理为重点,建设一批加工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的龙头企业,完善一批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果品批发市场。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工作。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经营大户等创立自己的品牌。到2015年,力争培育7-8个国内知名品牌、3-4个国际品牌。

  四、政策措施

  (一)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争取国家良种苗木繁育、标准果园创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造林工程等项目投资。要适当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对果业的投入,重点支持果园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立覆盖主产区和大型批发市场的果品产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加强采集点、信息通道、网络中心和检测检验站等建设。各级地方资金要重点支持果业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等项目建设。

  (二)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农民培训等力度,完善服务网络,充实基层果业专业人员,重点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创新推广机制,以标准化示范园为平台、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信息网络为渠道,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

  (三)加大政策扶持与投入力度。对密植园改造和良种苗木推广给予补助。实行名牌创建奖励政策,对获得“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给予适当奖励。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果品贮藏和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建立适合不同果品品种的保险制度。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果业振兴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研究制定果业振兴实施规划和具体措施,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农业、林业等部门参加的果业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果业振兴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确保果业振兴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5:

 

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
(2011-2015年)

 

 

  为加快振兴我省苗木花卉产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我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2009年,全省苗木生产面积124万亩,出圃合格苗木18亿株,占全国总产量的6%,产值56亿元;花卉种植面积68万亩,设施栽培面积3960万平方米,产值70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11.1%;苗木花卉产业从业人员150多万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带动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苗木花卉产业在竞争中做大做强还面临很多挑战,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龙头企业和品牌影响力较弱、大众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立足我省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在保障生态公益建设需要的基础上,以满足城镇化发展对苗木花卉多样化、高档化、容器化需求为发展方向,坚持政府推动、创新驱动、市场带动,壮大龙头与培育品牌并重,抓好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良种选育与推广、质量检验与监督三大体系建设,推进苗木花卉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苗木花卉,把我省打造成北方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加快由苗木花卉大省向苗木花卉强省跨越。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相结合;强化行业监管和完善社会化服务相结合;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相结合;突出重点特色与完善产业链条相结合;集约高效发展与农民快速持续增收相结合。

  (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苗木花卉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苗木生产面积保持稳定,花卉种植面积扩大50%以上,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亿平方米,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30万亩,总产值超过300亿元;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显著提高;苗木花卉自主创新品种达到100个,用材林、经济林良种率达90%以上,生态林容器育苗率达80%以上;主栽花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轻型基质盆花栽培率超过90%;苗木花卉科技创新、生产推广、质量监督和社会服务体系趋于完善,苗木花卉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三、发展重点

  (一)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开展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清查、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重点保护主要造林树种、珍稀濒危树种、名特优新品种的种质资源,建设1处省级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和17处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区域库,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5000份,创新种质资源100份,获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50个。建立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

  (二)优良品种选育。运用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创造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培育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新品种。建设1处省级苗木花卉工程中心和10处特色苗木花卉区域工程中心,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观赏价值高的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观赏树木及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良品种300个。突出抓好6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争取新增4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强力推进20处省级重点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及良种繁育场建设,扶持建设以生产良种为重点的采穗圃、种子园、花卉制种场和种苗繁育车间,进一步提高种苗产量和质量,推动良种化进程。

  (三)特色基地建设。加强特色苗木花卉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定向化培育以及病虫害防治、质量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生产基地和示范园的带动作用。推进用材林品种提纯复壮,提高苗木质量;加快经济林品种更新换代,培育名特优新品种苗木;加大珍稀、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力度,丰富城镇绿化树种多样性;强化生态树种良种培育,推广轻型基质容器化育苗;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花卉种苗的繁育能力和水平;扩大传统优势花卉、鲜切花、冷凉花卉和高档花卉等优良品种的生产规模,促进产品数量质量同步提高。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高附加值的苗木花卉,形成特色基地,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形成“一县一类、一镇一种、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新建50处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20处苗木花卉高科技创新园;扶持培育苗木花卉“双十强”县(市、区)、百强乡(镇)和一千个特色村;树立30个省级品牌,争创8-10个国家级品牌。

  (四)设施栽培。强化设施栽培,保证苗木花卉产品质量和周年化供应。提高设施栽培在苗木花卉中的比例,改造提升原有的设施结构,新建一批日光温室和智能化温室,推广应用设施内微滴灌、无土栽培、穴盘育苗、缓释肥栽培、二氧化碳补给、环境调控等技术,提升苗木花卉设施化栽培水平,提高苗木花卉产品质量。改造提升花卉设施栽培2000万平方米,新建6000万平方米,花卉设施栽培比例达到15%以上,产值超过50%。

  (五)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产业。提升花卉深加工产业开发水平,延伸配套产品链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牡丹、玫瑰、金银花、食用百合、菊花等传统优势花卉为重点,以药用、食用和工业应用为方向,加强花卉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香料、天然色素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加强温室设备、容器育苗设备、园林器械、园艺资材的研发和生产,提高苗木花卉生产设施化、机械化水平。重点扶持建设10家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企业。

  (六)市场建设。整合苗木花卉营销资源,积极搭建现代化交易平台,建立苗木花卉超市,推进苗木花卉市场建设。建设20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或交易所;提升青州花卉市场建设水平,建立花卉电子交易与拍卖中心,巩固和强化在全国花卉市场中的影响力;在青州建立全国第一家花卉保税区,增加牡丹、芍药、菊花、国兰等地方花卉的出口,加大应时花卉的进口;建设大型鲜花仓储中心,提升重大节日期间花卉储藏调剂能力。

  (七)社会化服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优势互补,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完善苗木协会、花卉协会和各种中介组织,加快苗木花卉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加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搜集、研究、发布、预测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做大做强青州花博会、昌邑苗博会、泰安花卉苗木博览会、菏泽牡丹国际花会等活动,展示地方特色。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生态省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制定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苗木花卉管理机构,理顺隶属关系,提高苗木花卉产业管理能力。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手段,整合产业要素,培植壮大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行业监管。完善苗木花卉政策法规体系。加强苗木花卉行业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提升监管和服务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为苗木花卉的生产、流通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苗木花卉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对苗木花卉生产、加工、包装、储藏和运输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三)加大科技支撑。构建育种与繁殖、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的苗木花卉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力度,重点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加强苗木花卉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对国内外高层次苗木花卉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对苗农、花农的培训,提升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四)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支持苗木花卉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良种培育、技术推广、基地建设、设施栽培等。加强银企合作,增加信贷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苗木花卉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苗木花卉生产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苗木花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主题词:农业 林业 规划 意见

抄 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0年8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