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7-28 15:52:36 来源:汉网-武汉晨报 作者:记者尹勤兵 实习生黄金 孙璐
17岁的赵锋在洗车店勤工俭学。记者尹勤兵 摄
本报讯东西湖吴家山一位父亲掏钱为儿子买勤工俭学岗位。儿子只要坚持一个月,奖一部2000元的智能手机。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戒掉儿子的网瘾。
19日,是赵锋(化名)上岗第一天,就在吴家山五环路园艺小区的都市车影洗车店。一上午,跟另一个被逼来勤工俭学的同龄人一起洗了十几辆车。不停弯腰、冲洗、抹车,皮肤白皙、体重170斤的赵锋感到有些疲惫,时不时坐着偷一下懒,“太累了!”17岁的他平时在家基本不干家务。
“其实,我们店并不缺人。”谈及店里雇用的这两名特殊小工,老板詹帆笑着说,都是被“硬塞”进来的。暑期刚刚开始,小区周边就有不少朋友和客户,说要送小孩到店里锻炼,他都推掉了。赵锋家长说了多次,还说哪怕白干也行。他觉得这样不好,最后决定象征性开一点工资。
昨天,记者联系上赵锋的父亲赵刚。赵刚说,詹老板开的400元的勤工俭学工资中,有一半是他出的,有点“买岗”逼儿勤工俭学的味道。
儿子在东西湖区职业技术学校读高二,这是第一次勤工俭学。放暑假后,儿子成日沉迷网络游戏,“宅”在家中足不出户,勤工俭学可以让他接触社会;再一个,也可磨炼个性,培养吃苦意识,明白父辈的艰辛。
赵刚是上世纪80年代,怀揣5元钱坐火车从河南来汉谋生活的。经过数年生意场上的打拼,积攒下一份不大不小的家业。从小被娇惯了的儿子,日后如何成人,如何继承家业,一直是他的心病。目前他已和儿子约法三章,中途无故旷工或坚持不下来,“打工送手机”的协议就会自动终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与单纯“宅”在家中,沉迷网游相比,“买岗”逼儿勤工俭学的确有可取之处。暑假较长,如何教育未成年孩子成了一大现实难题。
不过,用手机作诱饵让孩子打工,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这样长此以往,可能会养成孩子一切向“钱”看。孩子参加勤工俭学,应该是自觉自愿,不带前提条件的。让孩子接触社会的最好方法,是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譬如去敬老院、疗养院、救助站做义工或协助交警指挥等。暑假应是丰富多彩,参加兴趣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打工要综合考虑到孩子年龄、心理状况等因素。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适得其反。“富二代”接班不能操之过急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洗车打工,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小孩在活动中既可认识社会,了解人际关系,又可知道父母赚钱辛苦。小孩从小就应该多参加社会活动,以利培养情商。
父辈担心家族事业无人继承,这很正常。但孩子的未来,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只要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生活能力,即使不接手家族事业,也并不是什么遗憾的事情。